Monday, 8 June 2015

斤经济较: 债券如何影响股票?




债券和股票,

就像投资界里的两大支柱,

但是其特性的差别却是天渊之别。



购买债券,

就好像借钱给别人,

每隔一段时期就可以拿到利息,

是稳定的象征。

多数债券的利息是固定的,

但是其收益(yield)是非固定的,

因为债券的市价是浮动的。



假设政府以RM100发行一个为期5年,每年给2%利息的债券。

也就表示如果你以RM100买入该债券,

你每年就会收到2%RM2)的利息,

5年到期后,政府会还你RM100

所以你的每年收益是2%

但是你以RM100买了债券后,

该债券可以以其它价格卖给其它人,

如果你以RM90卖给其它人,

那么他每年的收益就超过2%

因为他付RM90却可以得到每年RM2的利息,

而且到期后会拿回RM100的本金。

也就表示债券的价格和收益是相反的,

价格越低,收益就越大。



虽然债券的价格会浮动,

但是如果你不卖持至到期,

你还是会获得稳定的收入,(每年RM2 和到期的RM100

也就是稳定的象征。

前提是发行者没有破产。

所以当经济不明朗,

或者是面临经济风暴时,

投资者会选择稳定的债券。



而股票则是恰恰相反,

股票的收益是跟随着经济,

经济好股票的收益高,

经济差股价插水。

股票对未来也没有保障,

公司业绩差,

股价可以不断下跌,

并不会像债券到期时会还你本金。



当债券价格不断下跌,

其收益就会不断上涨,

也就代表债券变得很有吸引力。

所以当债券的收益上涨时,

是对股市的一种威胁,

因为投资者不需要冒任何风险,(除了倒闭)

就可以获得高收益,

那么为何还要冒风险去投资股市。

这是资金就会从股市流向债券市场,

导致股市暴跌。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有关投资的文章,请看:

“斤经济较”目录


想要follow我的斤经济较最新的文章,
可以like我的facebook Page,
每当有最新的文章,
我都会post在那边。 









斤经济较:股票的含义


夜月开了一家公司,叫做“月亮”。

由于夜月资金不足,

他决定寻求资金。

银行告诉夜月,

他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Debt or Equity

夜月问银行,

这两种方法的差别在哪里??





银行长气的告诉夜月,

Debt的华语叫做贷款,

简称借钱。

夜月心想,

这个银行真的是擅长用肺在说话。

银行继续说道,

如果用Debt

每个月要还固定的利息(interest),

然后到期时要还principal

就是借的钱。

而且,

当公司发生什么事情时,

比如破产,(choi

Debtor就是债主会先去搬走公司的资产

有桌子搬桌子,

没桌子搬椅子。

夜月心想银行果然不是盖的。



银行借着告诉夜月,

Equity的方法就和Debt不同,

不需要固定还利息,

借了的钱也不需要还

而且公司有事,

也是最后一个来搬走椅子的

夜月心想,

有这么好的事情,

正当他决定要选择equity时,

银行继续说,

但是如果发equity

那么这些Investor就会拥有公司的一部分

公司所赚的net profit他们也都会有份,

公司的拥有者不再完全是夜月了。



所以如果公司有把握赚来的回筹比利息还要高,

Return of equity > cost of debt

那么公司就应该借debt

因为还了interest

剩下的钱就可以进夜月的口袋。

但是如果生意亏本,

利息还是要照还哦,

真是雪上加霜。



夜月想了很久,

决定选择equity

主要是因为今天的题目是股票。

结果公司以RM1卖了1000张股票,

公司进账了RM1000

过后股价被炒到RM2

这时股价已经和公司没有关系,

公司只进账第一笔卖股票的钱。

也就是就算股价上到RM100

公司也不会多赚钱

但是股价高对公司还是有帮助的,

因为公司每年可以发附加股(Right Issue,

而附加股的价格是根据市价而定

如果股价被炒去RM100

那么附加股每股就可以卖到RM100

公司可以筹到很多钱哦。





这就是股票的真面目哦。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有关投资的文章,请看:

“斤经济较”目录


想要follow我的斤经济较最新的文章,
可以like我的facebook Page,
每当有最新的文章,
我都会post在那边。 


 

Thursday, 9 April 2015

你真的了解什么是股票吗?


看到以上的标题,相信很多投资者都会转身就走,因为这个问题只要是稍微接触过股票的人都会知道,但是你所知道的答案,真的是现实中的答案吗?看下去就知道了。



老巴告诉我们,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一部分。假设公司A总共发行100lot股票,你拥有1lot,就代表你拥有公司A1%



请问拥有公司A1%是什么意思?

让我告诉你,其实是没有意思的。无论公司赚多少钱,只要它不派发利息,你什么都拿不到。因为你只是拥有一小部分的公司,并没有该公司的控制权,所以你可能会看到你买了一家不断会赚钱的公司,但是几年来你却什么也得不到。



或许你会抗议,说只要公司不断赚钱,一定会有人想要买下这家公司,这样股价就会上涨。理论上是没错,但是现实上却有几个漏洞:



1 可能真的刚好没有人想要买。

股市里这么多公司,未必每家公司会被受到瞩目,尤其是一些交易量低、行业冷门的股票,很容易被大家忽略,而一忽略就是好几年。



2 有人想要买,未必股价就会上。

股价只有在大家争着买的时候,才会上涨。如果只有一个庄家想买,他可以利用各种手段(震仓)以低价买入股票。只有当需求量大增时,股价才会上涨。。



接下来再探讨老巴所讲的价格和价值。

请问什么是股票的价格?

比较官方的回答就是股票之前一笔交易的价格。这个答案其实我不太满意,因为之前的交易,都属于过去。假设你要买衣服,昨天最后一笔这件衣服的交易价是RM10。今天你跑很多地方,都没有人卖RM10,请问这个RM10对你有任何意义吗?所以正确来说:以买方的角度来说,股票的价格就是你目前可以用最低多少钱从任何一个持有该股票的白痴买到股票。为什么说最低价格?看回买衣服的例子。假设现在有一个商家愿意用RM12卖衣服给你,另外一个用RM15卖给你,请问你会跟谁买?当然是RM12的那个。。所以RN12就是衣服的价格。之所以称对方为白痴,其实并没有不尊敬的意思,而是因为我们想要买股票,当然是觉得股价会上涨。一个在股价会上涨还是卖股票给你的,不是白痴是什么?当然如果股价下跌了,对方也会笑你是白痴。所以在股市里,总有一个人需要是白痴。



请问什么是股票的价值?

较官方的回答就是经过一轮基本面的计算(当中包括本益比、现金折扣法等等),你所推算出来一家公司到底值多少钱。我对这个答案也不太满意。因为假设你经过你神技的推算,算出股票的价值是RM100,但是完全没有一个人认同你,请问这个价值对你有意思吗?完全没有,因为没有人会用RM100和你买股票。真正的股票的价值应该是在市场上有那个白痴愿意而且有这个能力出最高的价钱从你的手中向你买下股票。之所以说最高的价钱,是因为以卖方的角度来看,我们当然会卖给出价最高的那个人。看回卖衣服的例子。假设你刚才以RM12买到衣服,现在要将它卖出去,小明出价RM11要买衣服,小花出价RM100但是要明天才买,该衣服的价值就是RM100。至于为什么小花要用RM100来买呢?其实不重要,因为白痴的想法很难了解的。但是同样的,如果没有人要买的话,你就是那个白痴。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有关投资的文章,请看:

“斤经济较”目录


想要follow我的斤经济较最新的文章,
可以like我的facebook Page,
每当有最新的文章,
我都会post在那边。 



























Tuesday, 31 March 2015

让我来抛个砖吧^^




论坛最近冷清了很多哦,而我也很久没有动笔了。今天忽然神来一笔,希望笔功还没有退步,也希望网友多多包涵。



之前之所以会停了那么久,主要原因是因为我闭关学习更多的知识,加上一点点懒惰咯,还有觉得以前很多时候是为了写而写咯。



废话了这么久,很多网友都要转台咯,还是快点切入重点吧。



今天要谈的课题是“为何老巴这么注重亏损?”

这次的灵感是原自于老巴的经典台词,

投资最重要只有两件事

第一 不要亏损

第二 永远记住第一条

在下参透了很久,终于有点眉目。。



首先,将投资生涯比喻成一段爱情。一开始认识一个喜欢的女生,我们当然是拼全力去追啊,送花送草的,好不容易终于让我们追到手了。一开始交往时,每天几乎两个人粘在一起,羡煞旁人,十年后,却因为一场误会、冷战、吵架最好导致分手。当初所投入时间、金钱还有精力,全部都化为乌有。



从上述这个这么真实的虚假例子,大家可以看出来,一段爱情要长长久久,不是在于你付出多少的感情、精力和时间,也不是你们的感情曾经有多sweet,而是在于你处理危机的能力。



投资也是如此,是一场长远的马拉松赛,只要还在跑道上,就还不知道获胜者是谁。



不论你翻了多少倍,在最后关键时刻亏个100%,你还是变成一无所有。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到老巴所说的:“不要亏损”呢?

我的答案是“没办法”,就好象一段爱情一样,不会不曾发生误会。因为我们都是人,而是人就一定会犯错。



但是hohoho,爱情不是因为误会而分手的,而是因为“不懂得处理误会”而分手的。投资也一样,你不是因为亏损而倒闭的,而是因为“不懂得处理亏损”而倒闭的。



所以来进入重点,如何让我们的投资生涯可以长长久久,不会被淘汰出去。

第一 预防胜于治疗

在还没有面临亏损之前,先作好如何降低亏损的准备。“分散投资”可以让我们就算选错公司,也可以将最大亏损降低。“设止损点”保护我们的资金。牛市高峰“购买熊证”降低熊熊的伤害。



第二 认清有哪些亏损的可能

多读点书,和老前辈聊天可以让我们摸清各种亏损的可能。尤其是没经历过熊市的朋友们,要多多去研究到底熊长什么样。



第三 情绪控制

这点如果做不好,做多少准备都是枉然的。预防了这么多,一贪婪起来,什么东西都忘记了,靠着冲动乱冲乱撞,不亏损都不难。



就说到这里咯,希望抛个砖可以打到谁,然后他可以抛个玉回来。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有关投资的文章,请看:

“斤经济较”目录


想要follow我的斤经济较最新的文章,
可以like我的facebook Page,
每当有最新的文章,
我都会post在那边。 

Thursday, 26 February 2015

Airasia 暴跌之谜


今天Airasia的季报新鲜出炉,
竟然大亏RM400m
一间一流的公司竟然大亏,
我本身好奇就去研究一下。


首先从Income Statement中我们就可以看到,
Airasia的业绩是没问题的,
花费也很正常,
原来是出在foreign exchange loss
简称就是外汇损失。


在继续看下去,
note 里面就可以看到air asia借了RM12b 的钱,
大部分是以美元计算,
前几个月马币对美元贬值了大概10%
本来欠USD1需要还RM3.2
现在需要还RM3.6
RM3.6-RM3.2=RM0.4
这个RM0.4 就是foreign exchange loss.


如果有经验的朋友一定会觉得很奇怪,
因为这种通常以外币作生意的公司一定会有hedge,
hedge是一种金融方式使到公司不会因为货币贬值而遭到损失,
为什么还会遭到损失呢?
我们继续看下去,
note中我们可以看到,
airasia的确有hedge
但是只是hedge50%
我们大概算一下
RM12b hedge 50%
也就是还剩RM6b 没有hedge
乘以马币贬值的10%
大概就是RM600m左右,
对回Income statementRM648m
差不多没错。


如果你继续看下去,
你会发现大部分的foreign exchange loss unrealised foreign exchange(RM704m)
Unrealised 的意思是公司还没有还的但是先算下去,
就好像之前airasiaRM12b
现在变成欠RM12.7b
虽然这笔钱算在income statement成为loss
但是真正来讲公司现在是不需要cash out任何钱的。
如果外汇保持稳定,
那么这个foreign exchange loss其实是一次性的,
如果马币升值,
说不定下一季还会有profit gain

之所以长篇大论的写呢,
是因为第一很久没有写文章了,
第二想要宣扬读懂financial statement的重要性,
我本身是没有follow air asia的,
但是却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找出大概问题出现在哪里,
然后再看看是否有投机的机会,
(如果出现大跌就可以考虑)
如果你不懂得读财政报告,
你就不懂得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
那么赚钱的机会就会少很多。

顺便宣传一下,
investalks在不久的将来会开办“教学财报的课程”
第一站应该会在槟城,
有兴趣的朋友不要错失机会咯。

Monday, 16 February 2015

人为什么要虚伪?




“奇葩说”第一期以“虚伪是好事”作为最后一个辩题来谢幕,
而这次并没有正反双反的设定,
而是两个辩手都被设定为正方,
就是你一定要支持“虚伪是好事”就对了。
当中有一段我的影响特别深刻,
就是其中一个选手在最重要的时刻忘词了,
而且整整忘记了2分钟。
令我惊讶的不是他忘词,(因为人本来就是会犯错的)
而是为什么制作单位没减掉,
结果这位忘词的选手最终输了。
但是令我深深地感觉到“虚伪是好事”的,
恰恰是这一段“真实的事物”

每个人都说自己不喜欢听谎言,
只想听真话,
但是其实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是,
他们只想听他们可以接受范围里的真话
所以我们很常看见一个情况就是,
一个男的告诉一个女的他不再爱她的时候,
那个女的很喜欢说的一句经典台词:
“我宁愿你欺骗我一辈子”
为什么口口声声说要听真话的人,
忽然想听假话了,
因为有些真相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我们回来探讨为什么人要虚伪,
其实答案很简单,
一个人谎话被拆穿后最常听到的理由是什么?
“我担心你无法接受”
虽然这个看是一个借口,
但是它却是真实的,
然而却只对了一半,
因为虚伪的原因除了担心对方无法接受以外,
同时也担心自己无法接受对方知道真相的结果
会担心代表还在乎,
一个人不在乎你,
连虚伪都会懒得虚伪。
因为虚伪其实就是展示不符合自己真实的一面,
这是需要很多功夫和心理的压力。
因为我们脑中需要制造很多虚假的东西。

作真实的自己虽然很自在,
但是在一堆无法接受你真实性格的人面前做自己,
会令全部人很窒息。
所以说虚伪虽然不见得是什么好东西,
但是却是必需的。
“因为我们是人”
我们的心胸还没有宽阔到可以接受任何事情
尤其是在刚刚认识的时候。
认识久了、了解多了,
我们才慢慢展示真实的自己,
因为我们认为对方可以接受的程度变大了。

虚伪是迈向真实的一种过程
并不是一种结果,
然而很多时候虚伪久了,
我们会忘记了,
在虚伪面具底下,
那个真实的自己。

最后向推荐一下“奇葩说”这个节目,
它是一个非典型的辩论节目,
当然好笑不在话下,
但是从大家的论点当中,
往往会让观众领悟到一些什么。。。。。



Tuesday, 3 February 2015

经历只是一种借镜




有一个出名的科学实验是这样的,
一个家庭有一个家暴的父亲和两个被家暴的孩子,
结果20年后一个孩子重复他父亲的家暴,
而另一个孩子却组织了一个美满的家庭。
到底什么原因使到这两个孩子的将来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呢?
原因是观念。

从小被家暴让第一个孩子被动的相信,
原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子的,
父亲家暴小孩是理所当然的,
那么将来这个孩子做父亲后当然也会家暴。
而另一个孩子虽然受到家暴,
但是他坚信世界不是这样子的,
他以自己的力量去做和他父亲相反的事。

一个人会变成如何,
不是取决于他的经历,
而是取决于他对这些经历的看法,
你相信人应该长成怎样,
你就会渐渐变成那个样子。

一件事情的结果,
取决于促成它的原因。
就好像我们烧一道菜,
如果放的材料一样,
烧得时间和火候一样,
那么出来的菜也会是一样的。
但是不要因为第一次吃云吞面,
刚好选择了一家难吃的,
就断定云吞面就是这种难吃的味道。

科学有一种被称为测不准理论,
就是如果观察者本身被牵涉在实验当中,
那么得出来的结果是不准的,
因为测量这个动作已经在影响着实验的结果。
也就是说,
我们无法凭借过去的经验来看待未来的事物,
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变数。
过去的我并不代表现在的我,
更无法表示未来的我,
就好像烧一道菜,
放的材料不同了,
烧的火候和时间改变了,
出来了的味道自然大大不同。

过去的经验,
不是为了向我们证明世界是怎样的,
而是给我们一个借镜,
去选择相信世界应该是怎样的,
而我们真实的世界,
会慢慢变成我们选择相信的那个世界。



Monday, 2 February 2015

摆脱数量的框框




首先先声明,
我的部落格还没有关闭,
之所以闭关多日,
是因为我的观念,
在最近有一点改变,
所以部落格呢当然也会随着我的变化而变化。

正所谓阿拉伯数字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虽然我不懂历史,
但是我肯定我们的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
就会懂得数字。
这样才能告诉战友有几只野熊来攻击,
也可以告诉家人今晚有几只烧鸡当晚餐。

自从人类啊发明数字后,
(之所以不说发现而说发明,是因为数字这个概念本来是不存在的,是由人类所创造出来的)
我们就习惯将我们周遭的东西数量化。
一年有3651/4天啊,
一天有24个小时啊,
人的平均一生寿命有70岁啊等等等等。

而我们也渐渐将社会的现象都数量化,
7岁上小学、13岁上中学、22岁大学毕业。
30岁薪水应该有多少薪水啊,
40岁有多少家产啊,
有几个小孩啊。
这些数量化不仅可以让我们轻易的标签一个人,
同时也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比较,
如果你比平均数高,
那么你就是厉害过人,
弱国你达到平均数,
至少你还是个正常人。

当这种数量化的风气习惯了,
我们也渐渐的开始以数量来要求自己,
或者是设定自己的目标。
比如,每天要写一篇部落格,
几岁之前要赚到第一桶金,
薪水要达到多少,
几个小时要完成这份工作,
一个月要签几个顾客或多少金额等等。

长久在这个以数量来衡量一切的世界,
我们或许渐渐忘了,
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每个人有各自的特征,
而这些独特的特征,
造就了世界唯一的我们。

人真正的价值恰恰相反,
是在质量的部分,
而非能以数量去衡量的。
一个伟人的伟大,
不是在于他影响了多少个人,
而是他心中的辽阔是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一个歌手的成功不是在于他的专辑可以卖多少张,
而是他对歌曲的领悟和透彻到达哪里。

我们时常说,
人生这条路不在于有多长,
而在于宽度和深度。
在于它的精彩和体会的深刻。
所以目前我在做出自己新的突破,
不在以数量来限制我的人生,
而是去追寻人生的质量。